![]() |
◆[qq群]贵州公务员交流群: 461734862 |
|
◆[微信] 新文泰微信客服咨询号:xwtjy_01 | ||
◆[备考资料]公务员招考备考资料 |
◆[电话]咨询电话:0851 —86785360 |
一、笔试题。请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一)
材料1:“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现阶段,要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固体废物管理,大力推进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坚决遏制非法转移倾倒,探索建立量化指标体系,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
材料2:S市组织调研组前往全国几个重点城市调研,提到四个市的经验做法:
W市是全国第一个无废城市创建的试点城市,W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矿山开采,累计形成采煤塌陷地42.33万亩和采石宕口400余处,由此导致了耕地损毁、基础设施损坏、山体破损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型城市转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群众生活质量改善。W市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政策、技术、经济等多种要素之间相互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生态发展迈向高效、科学和可持续的新进程。
第二个市提到了大数据监管,建立机制,示范样板项目,智慧平台,工作领导小组等。
第三个市提到了新兴科技产业的做强以及创新融资方式解决企业难题的内容,同时还有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以及资源化利用,并提到几种模式治理,如生态修复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建立了相关制度与监管体系,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所结合与创新。
材料3:调研结束后组织专家、代表等开展了座谈会,你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咨询相关部门、查阅档案等方式了解到一些问题: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预算吃紧,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标准规范问题,多部门联动职责不清,社会投入不足,群众意识不高等。
1
第一题:案例分析(70分)
问题1:请结合材料,归纳本次调研工作取得的经验做法。要求:全面准确,有概括性,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字。(30分)
2
问题2:调研以后,结合调研情况与座谈会上的问题,拟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不超过500字。(40分)
(二)
材料1:习总书记对贵州重要指示,贵州省党代会精神,贵阳市党代会精神等;
材料2: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相关,强调给贵州带来的机遇。
材料3: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工业产业,大数据赋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磷化工、健康医药齐头并进,擘画新型工业化蓝图;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生态战略实施快马加鞭,全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文章;源源不断为民生提质,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幅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阔步前行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贵阳市发展脚步铿锵有力。“十四五”期间,贵阳市将全力推进“强省会”行动,重点强产业、强城镇、强民生、强生态、强人才,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开局之年,贵阳市以强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重点抓在筑央企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等工业产业,突出园区规划、园区体制、园区建设、园区服务,凝心聚力跑出产业链建设“加速度”,以工业大突破为“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突出“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抓产业振兴,抓经营主体,抓土地经营,抓资金整合,抓美丽乡村,抓基层组织,切实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守好“三农”稳定器。突出大数据赋能、“爽爽贵阳”品牌,做强景区景点、旅行社、酒店民宿客栈、精品旅游线路等产业主体,围绕“文化+旅游”“大健康+旅游”“农业+旅游”“教育+旅游”抓好产业业态,坚定不移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5月11日,贵州“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超70个、签约金额超880亿元;10月28日,贵州“强省会”行动“百家基金入黔”投资峰会签约项目56个、金额超过300亿元。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抓城市规划;聚焦整体设计、区域布局、产业吸引力,抓城市承载力;围绕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园区经济、楼宇经济、开放经济、生态经济,抓城市经济;聚焦品味、品质、品牌建设,抓城市品质;突出标准化、网格化、规范化,抓城市治理;通过做大做强县城、做优做特城镇、做美做精乡村,抓城乡融合,真正把全省城镇化的“龙头”舞起来。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加快建设贵安苏州工业园、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聚焦交通治理,梳理32个城市堵点,采用“一点一策”方式,推动交通治理取得新突破。以推动实施36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奋力争当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排头兵。
“十四五”起步之年,贵阳市不断深入探索民生工程建设新路径,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和农村“五治”工作“一圈两场三改”指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两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三改”工作,把“三感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放心安心的港湾,让群众在家门口有更多获得感和安全感。农村“五治”指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的期待,扎实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在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堂社区,群众步行15分钟可到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办事,社区里有便民生鲜超市、锻炼场地、幼儿园,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
“十四五”时期,贵阳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切实把生态优势巩固好、提升好、利用好,狠抓公园城市、问题整改、系统治理,全力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麻堤河是南明河的一级支流。2020年,南明区投资约1.03亿元,启动麻堤河南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新建污水管网46千米、清理淤泥25000立方米、修建分散式处理设施50套。如今,麻堤河水质提升至年均Ⅱ类水体。贵阳通过持续开展绿色生态行动,让市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举办“义务植树”“节水周”“6·18”贵州生态日等系列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十四五”起步之年,贵阳市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服务“四新”“四化”为方向,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精准对接人才需求,着力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2021年4月23日,贵阳市发布《贵阳贵安人才“强省会”行动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6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11月29日,举办贵阳贵安人口人才工作暨市属高校产业服务应用转型专题会,提出要奋力打造全省人才“蓄水池”,为“强省会”注入新鲜血液、汇聚强大动能。
贵阳正在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组建3503名服务专员队伍,以1780家产业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帮助解决企业发展涉及的人力资源问题;成立“强省会”创新人才指挥部,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实施7万套人才保障房建设行动计划,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推动人才赋能“强省会”行动。
贵阳市将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实施“强省会”行动为工作主线,全力以赴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爽爽贵阳”新未来。
材料4:为应对当下经济发展下行趋势,稳住经济大盘,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如助企纾困、减税降费、深化改革等。
3
第二题:文章写作(80分)
问题:参考材料,结合实际,从本职工作出发,谈谈如何落实好这三个政策文件,助力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可行性强、1000字左右。 (80分)
微信扫一扫,了解培训课程,预约有优惠
微信扫码添加获取考试资料【微信号:xwtjy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