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招考信息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育动态 > 最新招考信息> 详细内容
2022贵州铜仁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54人简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8


   [招考公告]事业单位信息汇总

      [qq群]贵州事业单位交流群: 296682493

   [笔试培训]事业单位笔试培训

      [视频]事业单位培训备考视频资料

   [面试培训]事业单位面试培训

      [微信]新文泰微信客服咨询号:xwtjy_01
   [备考资料]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电话]咨询电话:0851 —8678536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2022年国发2号)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人才工作的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千名英才·智汇铜仁”行动,促进“人才大汇聚”。紧扣“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结合铜仁学院实际,特制定本简章。

一、引进对象及资格条件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铜仁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试行)》(铜人领发〔2021〕1号)《铜仁市“优才卡”制度实施办法(试行)》(铜人领发〔2020〕6号)等文件精神,本简章中高层次人才,主要是指在各学科(领域)、技术行业做出过突出贡献或具有较强科研开发潜力的各类专家、学者。

(一)招聘对象

1.第一类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科学家或专家组成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入选者,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在国际学术技术界享有一定声望,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或与此类人才具有相当职务职称者。

2.第二类人才:国家级“计划人才”,领军人才入选者(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获得者,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家或与此类人才具有相当职务职称者。

3.第三类人才:国家部委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科研平台负责人或项目主持人、学术奖励称号获得者,省突出贡献人才、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年长江学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863”项目首席科学家,省(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省(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家或与此类人才具有相当职务职称者。

4.第四类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省(部)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部)级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者,省(部)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部)级优秀科技工作者,省(部)级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5.第五类人才:博士研究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能为学科建设做出较大贡献。

(二)应聘人员基本条件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意识”牢固,“四个自信”坚定,能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3.品行端正,积极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良好;

4.无违法犯罪和不良道德记录,无意识形态问题和非法从事宗教行为;

5.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第五类人才);

6.身体健康,能履行好岗位的工作职责。

二、招聘计划

2022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54名。根据铜仁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拟引进(招聘)下列几个类别的高层人才(团队):

(一)第一、二、三类高层次人才

1.数量不限;

2.学科和专业方向不限。

(二)第四类高层次人才

1.数量12名;

2.学科和专业方向:以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科英语、学科数学、学科语文)、艺术学(美术、音乐)、旅游管理、林学、体育、电子信息、语言学(英、日语)、历史、民族学、材料学(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为主。

(三)第五类高层次人才:

1.数量42名;

2.学科和专业方向:

(1)以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科英语、学科数学、学科语文)、艺术学(美术、音乐)、旅游管理、林学、体育、电子信息、语言学(英、日语)、历史、民族学、材料学、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为主;

(2)少数招聘计划面向其他紧缺学科,专业不限。

三、招聘时间

2022年3月-2022年12月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相关的支撑材料;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提供推荐表)、自荐表、学习成绩单、获奖证书等以及可以支撑其学术与科研经历的相关的材料,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指定的邮箱(应聘人员应对提供的材料负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取消应聘资格)。

五、考核办法

(一)按铜仁学院引进(招聘)人才规定的程序进行考试考核;

(二)组织审查。学校相关部门的专家对应聘人员的学历、学位和其他支撑材料以及思想政治表现和学业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三)专业测评。经组织审查通过的应聘人员,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测评,并提出推荐意见;

(四)综合测评。由各用人部门主持,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以谈话或答辩方式进行综合测评,在专业测评的同时考核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表现,形成综合评价意见,择优推荐聘用。

六、操作程序

(一)专业技能考核、政审及体检合格,签订《铜仁学院高层次人才拟聘用协议》;

(二)根据《铜仁学院人才引进办法》规定,聘用人员配合考察组的考察,同时须根据考察组的工作要求,提供综合考察所需的全部材料;

(三)考察合格后,确定为拟聘用人员,经公示后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后,按规定办理审批及聘用手续,纳入事业编制;

(四)正式聘用后,与学校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第一至四类高层次人才合同期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事一议”,第五类高层次人才的聘用合同期为6年(含试用期1年),期满后根据实际情况续聘。

七、政策待遇

高层次人才引进成功,且被学校聘用后,还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报销面试的车旅费:(火车除软卧外,高铁除一等座和商务座,轮船除游轮,飞机票只能按高铁进行折算报销)、住宿费、体检费及来校工作时的差旅费(火车除软卧,高铁除一等座和商务座,轮船除游轮,飞机票只能按高铁进行折算报销)、行李托运费;

2.住房补贴。本人在铜仁市城区内购买住房的,享受住房补贴第一类人才100万元,第二类人才60万元,第三类人才40万元,第四、五类人才30万;

3.安家费。匹配30万元安家费;                    

4.科研启动费。第一、二类人才面议,第三类人才自然科学50万元,社会科学30万元,第四人才自然科学40万元、社会科学25万元,第五类人才15万;

5.对团队带头人为“两院”院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科学家或专家组成员、国家级“计划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或相当层级专家的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经费资助;

6.对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待遇;

7.从市外引进的上述高层次人才,其医疗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和旅游服务等优惠政策,可参照《铜仁市“优才卡”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8.博士工作津贴。以省、市高层次人才津贴发放细则相关规定为准(夫妻双方同属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各自相应标 准享受住房补贴和工作津贴);

9.聘用期内其他福利、保险等按照国家、贵州省、铜仁市以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享受与在职职工相同的其他待遇;

10.博士可以享受校聘副教授,七级岗位的工资待遇(三年内必须通过评聘取得相应资格,如未取得资格则按讲师进行聘用);

11.已取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聘任到相应岗位。

八、其他事项

本公告由铜仁学院人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并就人才引进工作中有关事宜商相关部门研究处理。

九、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856-5230531(铜仁学院人事处)

0856-5221721(铜仁学院监察部门)

网址:www.gztrc.edu.cn

mail:trxyrsc@126.com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启航路238号

邮编:554300

 

附件1 2022年铜仁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xls.xls

附件2 铜仁学院2022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信息表.doc.doc

 

铜仁学院

2022年3月24日



微信扫一扫,获取真题,了解培训课程,预约有优惠


微信扫码添加获取考试资料微信号:xwt51886



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考笔试/面试培训课程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点击这里查看

关键字:2022,贵州铜仁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简章
相关信息
新文泰 引领公考之路!
公务员招考 国考 省考 招考简章 历年真题
事业单位 招聘信息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历年真题
教师招考 教师招聘 特岗教师 报考指导 历年真题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各地分校
全国联系方式0851-86785360、0851-86786360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贵州省公职培训专业辅导机构,考公务员首选新文泰

备案号:黔ICP备15016424号-1

咨询热线
0851-86785360 0851-86786360

微信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