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q 群] 贵州教师招考交流群:435498672 |
|
◆[微信]新文泰公考 微信客服咨询号: xwtjy_01 | ||
◆[ 备考资料]贵州教师备考资料 |
◆[电话] 咨询电话:0851— 86785360 |
(一)式群体
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班级、小组、少先队等都属于式群体。式群体的目标与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和工作计划,对增强集体凝聚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式群体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松散群体是指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活动的目的,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为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式群体的特点: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式机构的序列之中;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其领导者有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
(二)非式群体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被称为非式群体。它是同伴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非式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成员之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
第二,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和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排他性。
第三,受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行动目标的支配,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第四,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非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在管理非式群体时,,要摸清非式群体的性质;第二,对积极的非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第三,对消极的非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微信扫一扫,了解培训课程,预约有优惠
微信扫码添加获取考试资料【微信号:xwtjy_01】